曾經有段時間幾乎是一天一篇的頻率,在網路上張貼文字,各式各樣的雜感或寫作。還記得不寫不快的那種需求,以至於不在網路上即時書寫,沒有假想的觀眾即時觀看,就無法書寫,應該說,打字。直到某個時候,將那些影像中的字儲存起來,把貼文逐一刪去,並清理了四、五個不同的 貼文空間, 要自己停止在網路上打字、說話、虛構場域裡表演。
隨著2009年加入了Facebook, 到了今日手機網路不離,各式 App來回的時刻,無意中看到了這個2005年建立的Blogger網頁。沒有任何貼文的 虛擬空間本無需任何攪動,無奈,我恐怕是一個需要攪動的人,因此趁著人在花蓮,這樣一個卡在創作,沒辦法進行一些什麼活動的狀態裡,回溫這種在頁面上「即時」書寫的 感覺。 這樣的書寫,其實是被觀看的心態,想著是否會有人也在意外、或某種大數據的連結、軟體的機制之中,而看到了這樣一份根本不值一顧的貼文呢?畢竟在這個年代 ,有誰能在垃圾海般的訊息,辨別出生命。
一個只有半個面孔的,沒有個性的人。上句周夢蝶的詩,下句穆齊爾的書。
是以奠。
2018.08.28